最新消息

ManBetX主页(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多措并举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ManBetX主页 2021-04-07 05:38


为推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继续教育的公信力、影响力,展示和宣传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办学特色,发挥优秀示范和借鉴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自2018年起,《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每年都会推出“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征集活动。

为持续传播行业智慧、推动行业智库建设、助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年初,《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再次推出征集活动,得到全行业的积极响应。最终,91项代表性优秀成果和特色案例成功入选,并以《中国远程教育》增刊形式集结出版。增刊充分展现了中国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行业企业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为、展现中国继续教育领域的优秀面貌。


多措并举打造优质教学资源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作者:雷倩 宋慧玲 王兴

一、

引言

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对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相关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革的要求,立足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办学定位,积极探索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提质升级、同校同质”的改革目标。教学资源作为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学院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机制,持续输出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

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教学资源,尤其是数字化资源是继续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构建网络学习环境的重要条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资源部与专业教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设完成符合SCORM标准的课程学习资源472门,其中2门课程均入选了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上线的课程资源总量达1.5T,基本能够满足学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教学资源部紧密围绕学院提质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资源建设中关注国家战略发展趋势、行业产业动向,立足岗位需求、行业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资源。同时,不断完善课程开发管理流程,注重各类教学资源整合和校内外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加强对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团队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资源建设质量,促进资源多元化共享利用。

(一)精益求精,着力打造精品课程资源

1.加强团队建设,打造高质量课程建设队伍

为促进优秀课程资源开发,学院在团队建设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①成立学院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院继续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教学资源建设,审批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审定课程建设经费资助额度,检查建设进展情况,评审资源项目成果等。②依托学校教师资源优势,聘请行业专家、一线优秀专业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由主讲教师主导课程开发设计思路、形成初步方案,并组织协调课程团队教师完成课程资料的准备和拍摄工作。③挑选优秀的课程制作公司开展合作。学院邀请优秀课程制作公司交流经验,通过比较课程设计、视频拍摄技术等方面的实力,既可以选到适合的课程制作公司进行合作以确保课程制作质量,也可以让学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在线课程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2.注重过程把控,优化课程开发管理工作

学院强化课程建设的阶段化管理,严把过程关和质量关。①课程设计阶段:教学资源部组织召开课程开发设计研讨会议,学院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提出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主讲教师介绍课程团队、课程设计思路及初步方案;制作公司展示为实现课程目标和任务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手段,并通过三方研讨的方式,确定课程开发的最终方案。②课程制作阶段:学院提供精细化服务,通过短信、微信、QQ等方式提前和主讲教师沟通,确定拍摄时间、地点、服饰和拍摄内容。课程制作公司提供5~10分钟的样片,学院主管领导和课程团队审核通过后进行下一阶段的拍摄和制作任务。③课程验收阶段:教学资源部组织课程验收会议,成立专家组对课程开发服务项目进行评审与验收,由专家组成员评审和讨论认定课程是否达到合同的内容、功能、技术和成品要求。

(二)共建共享,构建学院内部工作机制

为促进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多元化使用,克服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学院各部门沟通渠道不够通畅、资源调取不够便利、资源建设和实际需求不对等的问题,学院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不断加强自考、培训、网络三种教学模式的资源建设研讨工作,通过学院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自考、培训、网络成人教育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

(三)专注科研,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师资力量,不断加强继续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1.深入实践,积极调研,提高工作成效

围绕“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开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在线学习资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资源建设方案,设计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资源智慧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学生和老师。教学资源部在学院的指导下开展调研,通过召开主题座谈会、研讨会、文献分析等方法,检视资源建设过程中的短板,重点分析资源建设的团队组织、管理模式以及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的突出问题;同时,研究国内外资源建设的相关标准,学习兄弟院校课程资源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优化资源建设的过程管理。

2.立足岗位,关注技术,提升研究能力

教学资源部从政策文件、学术观点、国际视野等方面关注继续教育的社会、行业动态,每年编制两期《远程与继续教育资讯》,结合工作重点难点,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指导资源建设工作。同时,积极申报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研究课题,发表了4篇研究论文,提高了资源建设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

三、

教学资源建设提质升级

(一)规划“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全流程”实施纲要

围绕“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落地,学院教学资源部初步制定《“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建设全流程”实施纲要》。未来的课程规划阶段,将关注国家、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中关于思政系列课程的体系设计。积极引导教师立足“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课程学科发展的特点,将代表性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贯穿课程建设始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二)设计课程资源“建、管、用”一体化平台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提质升级的要求,教学资源部和平台服务公司深度对接,提出课程资源“建、管、用”一体化平台设计构想,开发面向课程资源建设团队及辅导教师的向导式在线课程编辑、管理、审查、发布的资源建设服务平台。同时,资源管理员和授权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资源中心的各类教学资源自由组合为新的课程,服务校内校外。一体化平台可为教师建设课程提供基础资源支撑服务,满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教学需求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也能为学院教学资源的分类存储和教学过程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的统计数据。

(三)再造基于新平台的资源建设管理模式

1.优化基于新平台资源建设的管理流程

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管理需要规范化的制度,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框架,使得各部门明确分工和职责,保障教学资源建设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通畅性和高效性。学院将资源的开发流程细化为成立课程组、备课、录课、开课、授课、结课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和审查机制。学院资源建设将严格遵循规划、设计、开发、修改调整、发布五个基本步骤,做好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2.完善基于新平台资源建设的标准规范

学院将规范课程资源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学院在线课程建设规范,以混合式教学为设计理念,建设满足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需求的资源。

3.健全基于新平台的在线课程上线审查机制

为保障学院资源建设质量,学院组织专家团队对所有上线前的在线课程进行政治性和专业性审查。重点关注教师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是否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对标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开发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在线课程。


作者简介

雷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资源部文员;宋慧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资源部主任;王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430074)。